專門學校8大專門領域 豐富多元的學科內容
專門學校的教育內容依照專業分為工業、農業、醫療、衛生、教育.社會福利、商業實務、服飾.家政及文化.教養等8大領域【圖2】,總計9272個學科。涵蓋範圍之廣,幾乎囊括純學術與醫學等極高度專業領域之外的所有職業類別。舉凡台灣學生所熟悉的學科,如電機、機械工學、建築設計、營養師、製菓技術、幼兒保育、社會福利、時尚設計、牙科衛生、美容、化妝、貿易商務、觀光、鐵道、配音、漫畫等,皆可在日本專門學校找到對應的課程。
此外,一些在台灣高等教育中尚未普及,或幾乎找不到完整學習體系的領域,如「HIKO MIZUNO珠寶首飾設計學院」所開設的珠寶設計與製作課程、鞋類與提包設計製作課程、手錶維修與設計的專業課程、「TCA東京ECO動物海洋專門學校」開設的恐龍.自然史博物專攻、「東京ゴルフ專門學校」的高爾夫學科以及東京自行車設計專門學校的自行車創意課程等,也都在日本專門學校中蓬勃發展。
在眾多的專業領域中,在學留學生攻讀領域比例詳見【圖3】。最多外國人留學生選擇的是「文化.教養」領域,佔總人數的32.7%;該領域所開設的學科廣泛,包括語言學、平面設計、產品設計、攝影、繪畫、漫畫、電影、音樂、舞蹈、運動及配音等。其次是「商業實務」領域,留學生人數比例為26.1%,相關的學科範疇包含會計、經營管理、醫療事務、飯店、觀光商務、鐵道與交通等。而位居第三的「工業」領域,共有21.6%的留學生選擇就讀,主要學科為情報資訊、網頁設計、遊戲製作、機械工學、建築設計與音響技術等學科,較具實務性與技術導向。
【圖3】2024年專門學校在學中留學生攻讀領域比例

【圖4】近年專門學校與大學當屆畢業生就職率人數變化

專門學校五大特色
助攻從校園銜接職場
除了提供多元的專業課程,專門學校更以提升學生的就職即戰力為辦學核心。以下五大特色,正是促使學生順利銜接職場的重要關鍵:
⑴ 課堂講師正是業界專家
專門學校聘用的教師多數是目前正活躍於業界第一線的專家。不僅擁有相關的專業技能與知識,同時掌握了業界最新的資訊與動向,以及瞭解企業所需人才的特質。正因為如此,這些講師的教學有別於以往照本宣科的方式,能夠提供給學生更具實用性的資訊與專業技巧。
⑵ 比擬職場硬體設備與實習室
為了讓學生提早熟悉業界的職場環境,以及熟知器材的操作流程,學校通常會配置與職場相仿的設備,並依據情況添購或更新各項軟硬體。舉例來說,飯店相關科系便設有飯店大廳櫃台、餐廳及房間,航空科系有機場櫃台、機艙等設施;若是影像、廣播、配音等學科,校內也會備有專業的攝影棚、錄影器材與影音設備;調理或烘焙相關科系則有料理實習室,以及各類料理所需使用的廚具、鍋具與烤爐等。學生在堪比真實職場的環境下進行實務操作,有助於提升對業界的敏感度與職業意識。
⑶ 課程安排以實務、速成為重
專門學校在課程的安排上,以利於銜接職場為主要考量,著重在各個職業與工作技能上,並強調專才教育,學生可以全心貫注在自己真正感興趣的專業上。所有課程皆是從基礎開始教學,即使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也能夠跟著課程進度逐步累積實力,不用擔心會有程度落差等問題。
而大多學科為2年制,學生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一項專業技能,甚至做出足以讓業界肯定的作品,也因此相較大學、大學院更具實用性與吸引力。
⑷ 實施產學合作提前熟悉企業
除了各項實務面的課程,專門學校的另一項辦學特徵就是與產業間的緊密合作,除了教學範圍更廣,也讓學生提早與產業接軌。「產學合作」即是與企業合作一項企劃或活動,學生將有機會參與從構想到製作的一系列流程,除了將客戶提出的概念具體化,也實際參與產業的最前線。在進行的過程中,也需要與其他同學、企業員工等進行合作與溝通。
除此之外,企業研修(インターンシップ)也提供學生到工作現場實習的機會,研修的時間將會根據各學校與企業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瞭解實際的工作模式、企業文化,以及職場禮儀等,企業方也能藉此機會確認學生的意願與能力。若是在研修的過程中表現良好,也不乏因此獲得內定(還未畢業已被企業錄用)的例子,是人人都想把握爭取的機會。
⑸ 輔導考取職場所需證照
求職時,如果能提出與專業相關的證照有一定的加分效果,也是企業判定求職者專業性的指標之一。部分專門學校會在招生簡章上明列出就學期間將以哪些證照為目標,課程中亦安排協助學生考取證照及取得專業資格等規劃。像是商業科系常見的「販売士1級」、「日商簿記2級」及「CCNA」,或是IT觀光學科的「秘書技能檢定2級」、「webアナリスト檢定」等,這些對日本人來說都相當不易,但還是有不少留學生在老師的輔導及協助下順利通過考試。
掌握選校要點
前進理想的專門學校
專門學校的課程設置皆是以各校的教育方針為基礎,因此即使是相同的專業領域,每間學校與學科的教學內容也可能大相逕庭,這也提升了選校的困難度。那麼,該如何從眾多選項中,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學校呢?首先確認自己的目標職業與就讀學科,接著從《專門學校ガイド》所建議的七個重點開始著手,一步步進行檢視。
⑴ 是否為受正式認可的專門學校
若是就讀未獲得都道府縣知事認可的專門學校,即使完成課程,也無法取得正式學歷,亦無法獲頒「專門士」或「高度專門士」等學位。此外,也無法申請相關的獎學金,或享有通學定期票的學生優惠。因此選擇學校之前,應先確認該校是否為經都道府縣認可的專門學校,以確保能取得正式學歷與享有相關學生優惠。若不清楚學校是否為認可校,可以詢問所在地區的專門學校協會。
⑵ 教育內容、師資的充實度
專門學校的課程安排通常相當密集且內容深入,也因此是否有充足的師資進行實務指導,以及是否針對職業設計課程內容,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建議確認教學內容是否與自己的目標職業相符,教師是否具有業界經驗,這些都可以透過課程說明會、體驗入學,或是與校友交流而得知。
⑶ 設施與設備是否充足
除了課程、師資等「軟體」面向,實習用的設施與設備等「硬體」是否完善也同樣重要。這些設施是否與未來工作現場接近,會影響學習成果與未來實務上的應用能力。建議可透過參觀學校,以及網站上的照片與資料等方式評估。
⑷ 就職輔導的體制與實績
專門學校通常由班導師與就職指導專員、職涯中心協力提供就職的相關支援。學校是否有完善的支援體制,以及畢業生是否順利就職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判斷指標。建議可以從學校的招生簡章上事先了解就職實績、就業率、就職指導方法等。
⑸ 學費
除了學費本身,有些費用項目雖然沒有在招生簡章當中明確列出,但實際上仍須負擔這些費用。例如教材費、資格檢定費、研修旅行費等其他費用。因此應確認第一年與第二年分別需要支付的學費金額,以及繳費時間。有時候學費雖然在表面上看起來不高,但若加上所有必要支出,總額可能會大幅增加。所以需以整體總金額來評估是否合理,不能僅憑單一費用項目決定。
⑹ 蒐集多元的情報資訊
在選校階段,不能只依靠學校官網或招生簡章的資訊來決定學校。建議參考在校生與畢業生的意見、職場人員的評價、第三方資訊等,綜合評估學校是否適合自己。可利用體驗入學、說明會等管道收集資訊,幫助自己做出正確選擇。
⑺ 參加體驗入學與參觀學校(オープンキャンパス)
多數學校會舉辦「學校參觀」、「一日體驗入學」等活動,讓學生有機會實際了解課程與校內設備。學校參觀可能同時結合入學座談會、校舍參觀、在校生成果發表等內容,是較為單純的參觀行程。在活動當中,同時能直接感受到校園氛圍與周邊環境。建議事前準備好要確認的項目,並積極提出疑問,以便更準確掌握學校是否符合期望。
呼應產業需求 2026年度新學科登場
近年來,受到少子化與新冠疫情的影響,日本專門學校整體學科數明顯逐年遞減【圖5】,許多學校可能因應學生人數減少或是產業需求改變等因素,選擇整併或停辦部分科系。然而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仍有不少學校即將在2026年度設立全新學科,像是東放學園電影動漫CG專門學校的3DCG影像科(2年制)、專門學校東京廣播學院的娛樂語言文化科(1年制),以及日本電子專門學校的高度遊戲製作科(4年制)等。這些新學科的成立,不僅反映出最新的產業需求,也為有意進入相關職場的學生提供更多選擇。
【圖5】近年專門學校學科數變化

系列文章(文章上架後開啟連結)
- 因應職場最新趨勢 專門學校課程持續進化中
- 2026年度新學科登場—3DCG影像科
- 2026年度新學科登場—高度遊戲製作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