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雨宸
- 畢業學校:早稻田大學
- 學科:文化構想學部
- 畢業年/月:2024年9月
選擇到日本就讀大學的原因
早稻田大學一直以來都會到以升學導向的前段高中進行訪問,說明關於全英語學程及申請資訊,而我所就讀的延平中學亦名列其中。由於我從小學開始自學日文,高中時期考取日本語能力試驗N1,因此在早稻田來校宣傳之前,就已經萌生到日本讀大學的念頭,在聽完說明之後,更加深了留學的想法。
早稻田大學各個人文學科的課程都相當豐富,例如動漫媒體研究、心理學等等在台灣的人文科系較無法深入鑽研的課程。且相較台灣在考大學時需選擇一個固定的學科,早稻田會給予學生一、兩年的時間自由探索各個學科後再做選擇(註:各學部有不同的制度),因為當時我對日本文學、語言學、心理學、媒體學等學科都非常感興趣,所以很憧憬這個給予學生餘裕的學習環境。
申請全英語學程需繳交的資料包括學測成績、高中在校成績、英文檢定及小論文等,相較於需要額外花費一年以上時間準備日本留學試驗的日文學程,申請手續相對簡便,我也可以同時準備台灣的大學考試。
申請大學的準備過程
申請的方式有:
- 指定校推薦
- AO申請
我本來是以指定校推薦申請社會科學部(文化構想學部沒有指定校推薦的管道),只要在校成績達到一定的標準就可以申請,然而我們學校相當競爭,所以我最後沒有通過,到了高三才緊急轉為AO申請,同時申請社會科學部與文化構想學部。
由於文化構想學部需要接觸文學、藝術等重視文字表達的課程,英文門檻較其他學部高,托福成績需達到95分或雅思7.5分以上,我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時間準備。
在準備過程中遇到的挑戰
第一是托福的部分,我其實並不擅長口說跟寫作,因此有特別查詢考古題,以及思考該如何回答比較好。
小論文需要用英文撰寫,主要是論述志望動機,像是將來想要在學校學習的內容等。
我覺得早稻田其實蠻重視學生入學後的自主性跟行動力,因此建議先好好了解課程內容,再連結到自己的人生經驗,寫出來的申請動機才會具有說服力。由於字數只限八百字,該如何精簡的寫出重點也是關鍵。我至少修了十次稿,請父母幫忙確認中文內容之後我再翻譯成英文,也有請英文寫作的代辦協助校對。
日本的大學最吸引人的地方
文學院的資源豐富,開設有兩千多門課程,還有二十幾種學程可供輔修。除了必修的日本文學,我自己也輔修了語言學與心理學程。對留學生而言,由於校內聚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國人留學生,英文相關的資源特別多,即使日文不夠好也無須擔心。只是全英語學程的留學生需要修24學分以上的日文課程,如果已經通過日本語能力試驗N1,則可以免修日文。學校也有日文教育中心,提供完整且具系統化的日文教學。我會建議留學之前盡量先在台灣學好日文,避免到日本出現無法適應或是難以融入當地生活圈的情況。具備日文能力,也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機會與資源。
我覺得在台灣基本上是全盤接收老師所給的資訊,即便到了大學還是如此。但是在日本卻很重視學生的主動性、自主性,舉例來說,教授會先給我們幾十頁的資料,上課時大家會一起討論、提出想法。通常討論都非常熱烈,也會出現許多獨特的觀點,在文化構想學部很重視具有挑戰性的有趣想法。同儕的實力也都相當驚人,除了課業之外,許多人精通三國語言,甚至有人拍電影參加國外影展、當模特兒、出演舞台劇等,擁有豐富經歷的同學們讓我學習如何在競爭的環境下調適自己的情緒,同時也開拓視野。我覺得「勇於嘗試與大家不同」是我在這裡學習到最有價值的事情。
曾參與的學校社團
早稻田大學有五百個以上的社團,種類相當多元,其中包括研究馬鈴薯、研究草莓大福等較為有趣奇特的社團。我總共參加了五、六個社團,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女聲合唱團及岩手縣工作坊。這兩個社團的成員全都是日本人,只有我一個外國人,因此可以跨越舒適圈,藉機接觸日本學生真正的生活。透過社團的相處,我感受到日本學生的認真與自主性,以合唱團為例,每個禮拜都會進行六小時以上的紮實練習,許多成員甚至是以職業音樂人為目標。其中也會看到許多熱血的場面,像是因為比賽只獲得了第二名而不甘心地落淚。讓我感到震撼的是,他們居然能夠為了生涯發展以外的目標如此全力以赴,對台灣人來說是相當不同的世界觀。
岩手縣工作坊的活動,則是要在兩個月內完成岩手縣當地國中地方創生的教育改革計畫。為此,我跟社團成員一起到當地進行四天三夜的深度訪談,共同採訪、討論並完成報告,最後正式上台跟政府官員及學校進行簡報。整體來說收穫很多,可以跟大家一起投入一件事情並突破挑戰,也深入了解了日本的城鄉差距、教育現況等。也因為這樣的革命情感,我跟成員變成了真正的好朋友,有種打破國籍的感覺,這是在其他社團從未感受過的。在我回台灣之後,已經有兩個社團成員來找過我,大家的感情真的很好!
給讀者的建議
建議想要申請全英語學程的人,不要疏忽日文的學習。雖然早稻田已經幾乎是全日本留學生資源最多的學校,但留學生在社團、課程上可以運用的資源仍然比日本人少很多。如果學會日文,可以接觸到更多元的資源與機會。我覺得在赴日的時候至少要有N3程度,比較能夠適應當地的生活,不然壓力會蠻大的。
第二點是推薦大家參加社團,這是非常重要的生活體驗。與其選擇偏向國際交流的社團,我更建議挑選能夠跟成員一起專注投入某件事,或是與自己興趣相符的社團。在海外生活,難免會有無法融入的感受,但如果能和大家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比較容易建立有意義的社交圈。
第三點是如果有意願在日本找工作,我會建議從大二開始做準備。相信很多人來日本留學,是為了日後在日本工作,但是外國人的資源與人脈相對有限,日本的就業環境也相當競爭,會多國語言的人才比比皆是,留學生身份不一定具有絕對優勢。因此盡早到學校的職業中心尋找相關資料,校外也有不少徵求英文職位的企業聯合說明會。
我覺得在留學的路上,無論是準備階段或是正式留學,難免會遇到挫折與挑戰,同時充滿孤獨、寂寞。但是回過頭看,這些都是這輩子很難再去累積的經驗,因此我覺得去日本留學是很值得的。鼓勵有意來日本留學的人勇於接受挑戰,更重要的是享受在其中。
系列文章(文章上架後開啟連結)
- 透過留學生前輩視角 揭示日本大學的魅力所在
- 大學前輩分享②同志社大學─陳禾家
- 從就職到經濟支援 多元制度協助留學生在日生活
- 由日本官方在台主辦 日本留學展提供最新資訊
-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日本獎學金 獎學生前輩分享─黃力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