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門語言的同時,如果背離其文化背景,那麼所學習到的用字遣詞必然是生硬的,也無法達到有效的溝通與理解。縱然留學生身在日本,得以從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當地的社會、民情與文化,但畢竟是陌生的環境,若是無人帶領,一般外國人可能無法輕易接觸到某些範疇的文化與活動。因此日本語學校在課程安排上往往包含認識日本的文化與節慶,甚至有親身體驗的機會,讓留學生更廣泛的體認到日本文化的豐富與趣味。
在課堂上老師通常也會帶到基本的日本生活常識,以講習的方式讓新生迅速了解日本這個大環境的概況,以及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習俗、差異,目的是加快留學生適應日本的生活步調。在有了基本的概念之後,無論是在生活中的親身感受,或是從電視、網路上接收到的訊息,有任何好奇或疑問也可以積極向學生老師提問。有9成的學校表示,即使與課堂的內容無關,也都歡迎同學在班級上提出生活文化方面的疑問,與老師同學討論及分享。
校方提供管道 體驗最正統的日本文化
如前所述,所有學校都會辦理所謂「文化體驗」活動。這些活動包羅萬象,例如日本茶道、插花實習,浴衣穿著教學、章魚燒料理等等。適逢節分、女兒節、七夕等日本傳統節日,也有9成的學校會在校內舉辦撒豆驅邪、擺設女兒節人偶、寫許願箋等等應景活動,讓同學能實際感受日本民俗的氣氛。
![138封面故事-圖12-日本生活常識講習](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圖12-日本生活常識講習.jpg)
![138封面故事-圖13-校內文化體驗活動](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圖13-校內文化體驗活動.jpg)
![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 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大原簿計法律專門學校難波校 日本語學科](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大原簿計法律專門學校難波校-日本語學科.jpg)
![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 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東京ひろがり日本語學校-章魚燒](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東京ひろがり日本語學校-章魚燒.jpg)
要帶領同學認識日本文化的各種豐富面貌,只運用學校資源,難免仍有不足之處,因此部分學校在實施文化體驗活動時,會聘請校外的專業講師來校指導,讓同學得到更正統的體驗。校外教學、參觀也是所有日本語學校必要的環節,意即活用當地的社教資源,帶領同學參觀校外的教育、文化設施,例如博物館、防災館、地方特色的紀念館等。經由學校安排前往,往往能得到更深入的知識與體驗,比方會請該設施的講師解說、或者實際操作教具,這可能是單獨造訪時所沒有的特別待遇。若鄰近的地區舉辦傳統節慶活動,大多數學校也會帶同學去就近觀摩,例如7、8月是日本各地祭典舉辦的高峰期,有些校方會結合浴衣體驗等活動,幫有興趣的同學穿上浴衣後,由教師帶隊一齊前往祭典會場逛廟會、看表演。
![138封面故事-圖14-校外文化體驗活動](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圖14-校外文化體驗活動.jpg)
美力克日本語學校則是帶領學生參與鎮上的搗年糕大會;EAST WEST日本語學校的學生除了參與鎮上的盂蘭盆會,也有機會擔任活動中攤販及兒童食堂的志工,增進與當地居民交流的機會。
![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 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EAST WEST日本語學校-盆踊](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EAST-WEST日本語學校-盆踊.jpg)
因日本語學校的課程仍以日語學習為優先主軸,由學校主辦的文化體驗、校外參訪有限,因此幾乎每間學校都會主動提供相關資訊給同學,告知近期將有哪些值得參觀、參加的節慶或文化活動。讓喜愛日本文化的同學們有更多管道與機會,可以接觸到日本傳統文化。
![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 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清風情報工科學院 日本語科](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清風情報工科學院-日本語科.jpg)
現地交流增加口說機會
在日本語學校的同儕皆是外國人,但畢竟多數同學的語言能力仍有限,若平時只在住家及語言學校之間往返,能夠認識日本朋友的機會其實不多。有鑑於此,約有66.7%的學校會邀請校外日本人團體到校內進行交流,例如當地的公民團體、大學社團等。也有81.0%的學校會帶領學生到校外拜訪當地的日本人團體,如北海道日本語學院札幌本校會帶領學生拜訪富良野的高中,與當地高中生舉行交流會,以及固定與當地大學生進行自由談話。新宿日本語學校也定期帶領學生與鄰近的國小進行國際交流。交流中不只增進日語能力,同時能汲取日本現今的流行情報,諸如此類的活動通常氣氛較為活潑,也能增加留學生聽、說日語的自信。
![138封面故事-圖15-現地交流機會](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圖15-現地交流機會.jpg)
![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 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 日本語學科](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日本語學科.jpg)
從選修科目認識日本文化
回歸課堂,日本語學校除了常規的文法、會話、聽力等基本日語課,以及因為節慶而提及的日本相關文化之外,不少學校還會設置一定時數的選修科目。部分學校在規定課表中會安排幾個時段,時段內學生一定要上課,但有數種課程可以選擇,也就是「必選修」。另一種則是在規定課表之外,學生可按自己需要與興趣決定要不要上課;比方規定課表在上午結束,下午仍安排幾個時段的課程,有興趣的學生就可以來聽講。
![138封面故事-圖16-文化認識類型選修科目](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圖16-文化認識類型選修科目.jpg)
選修科目的主題,主要有針對語學加強、考試升學等,但也有部分學校會開設如日本歷史.地理、現代日本社會、日本戲劇.漫畫.動漫.次文化、日語方言等選修科目,讓學生針對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課,進一步探究這些文化項目。而23.8%的學校甚至與專門學校合作,主要做法是對外尋求專門學校或大學的師資合作,開設專門學科選修科目如美容、調理製菓、漫畫插畫等。無論是為了興趣或是為日後接軌專門學校課程,專門學科選修科目可視作一種入學體驗,從體驗中了解自己是否合適進一步在日本升學鑽研該專業;而對於沒有升學打算的同學,其他領域的學習不僅可滿足趣味,由專業師資授課,也可學習到一般日語課學不到專業日語,增進日語的活用能力。
![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 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草苑日本語學校](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草苑日本語學校.jpg)
日本語學校作為多數同學留學日本的第一站,兼具語言教學及文化認識、生活支援的功能,越來越全面性與多元化,也讓留學生活更豐富、多彩且具意義!
![138封面故事-圖17-校外教學活動](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圖17-校外教學活動.jpg)
![138封面故事-東京Galaxy日本語學校-校外參訪](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5/138封面故事-東京Galaxy日本語學校-校外參訪.jpg)
![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 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友語言學院札幌校](https://magazine.acd.com.tw/wp-content/uploads/2023/06/138封面故事-從文化體驗當中-感受異國交流的樂趣-友語言學院札幌校.jpg)
系列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