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企劃主題 > 留日達人 > 【留日達人 : 高資婷】從語言學習到藝術創作 以美人畫開啟在日藝術藍圖

【留日達人 : 高資婷】從語言學習到藝術創作 以美人畫開啟在日藝術藍圖

by magazine

從留學生到藝術家,在日本生活近九年的高資婷,憑藉自身的努力與才華,走出了一條從未預想過的路,也意外地實現了兒時夢想。今日的她仍堅持在創作的道路上,一筆一畫地描繪出屬於自己的藝術足跡。

採訪.撰文╱張莠蓁
照片提供╱高資婷

畢業於文化大學廣告學系的高資婷,曾在化妝品公司擔任一年左右的設計師,但她深知這份工作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在姊夫建議學習第二外語的契機下,自認不擅長英文的她決定開始學習日文,並就此與日本結下深厚的緣分。「當時我邊工作邊在補習班學習了半年的日文,在通過日本語能力試驗N4之後,便前往日本就讀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為了有效提升日文能力,高資婷選擇盡量與非華語圈的同學往來,在感受到全日文溝通的樂趣後,進而萌生了繼續升學的念頭,恰巧ECC國際外語專門學校有提供升學的輔導,她便請老師推薦藝術相關的大學。

「一開始我其實想留在大阪升學,但老師認為京都的藝術大學更好,並建議選擇校名帶有『藝術』二字的學校,理由是如果日後出道,大家一看校名就能了解我的專業背景。」在老師的建議下,高資婷選擇報考了京都造型藝術大學(現:京都藝術大學)修士課程。

「一開始我在油畫與日本畫專業之間猶豫,因為曾經畫過油畫,所以想要嘗試日本畫。但在當時我其實不了解什麼是日本畫,加上很喜歡浮世繪,便誤以為浮世繪等同於日本畫,結果入學後才知道浮世繪屬於版畫。」高資婷表示修士課程並不會從基礎開始教起,她的指導老師又非常忙碌,因此一開始她連怎麼作顏料、作膠及繃紙等基本技術都不會,處於摸索階段。所幸班上同學都願意教她,讓她逐步跟上課程進度。到了修士二年級,由於原本的指導老師調任至別間學校,高資婷只能更換指導老師,卻也因此接觸到畫材。她表示自己很幸運,新的指導老師教了她很多,高資婷也在這時受到了昭和時代的畫家上村松園的美人畫吸引,因而決定畫絹本。然而,修士課程只有短短兩年,為了能夠深入研究這位畫家,高資婷決定繼續攻讀三年的博士課程。

高資婷笑說,原本爸爸一直以為她讀完語言學校就會回國,沒想到會越讀越久,還好家人都相當支持她,在生活上也給予穩定的資助,讓她能夠專心在日本深造。除了家裡的支援,她自己也在博士時期申請了佐藤美術館,以及日本文化藝術財團的獎學金。「申請這兩項獎學金需要繳交推薦函及大量的作品資料,正好我修士畢業的那一年獲得學校頒發的大學院賞,因此順利申請上這兩個獎學金。」佐藤美術館不僅提供獎學金,每年還會從獎學生中遴選出一件作品收購典藏。高資婷的作品《媽祖》便在當屆脫穎而出,成功入選並於美術館展出。由於同時有獎學金以及來自爸爸的經濟支持,高資婷在留學的過程中並沒有打工,能將時間全心投入在研究與創作上。

▲日本文化藝術獎學生授予式。(照片提供/高資婷)
▲ 由佐藤美術館所買下的作品《媽祖》。(照片提供/高資婷)

比起通過語言能力檢定
更重要的是勇於開口說日文

在日本語學校已經考取N2的她,原本就沒有溝通上的問題,加上修士時期只有她一位留學生,在老師與同儕都是日本人的環境之下,口語能力進步得很快。她也分享了學習日文的歷程:「一開始背單字我是採取邊背邊寫的方式,到了日本語學校之後就盡量多開口,不要害怕。我學習日文的另一個方式是看外國人講日文的YouTube影片,因為同樣是外國人,跟我們的情況會比較貼近,因此可以先學習他們講話的方式、語氣及用詞等。如果對方講得比較簡單,我會邊聽邊寫下來,對於口文及聽力都有顯著的進步。另一個重點是,講日文的時候不能用中文思考,因為兩種語言的表達方式完全不同。像我自己寫論文的時候是直接以日文思考並撰寫,不會先用中文撰稿,我覺得這樣無法準確的翻譯,因此習慣用日文思考是很重要的。」

然而高資婷坦言,其實自己N1考了兩次都沒有通過,她認為N1的考試內容涵蓋了不少出自古籍的詞彙,有些用法甚至連學術論文中都很少見。但目前兼任京都藝術大學非常勤老師的她發現,即使通過N1檢定,也不代表具備溝通能力。「我現在有一半的學生是中國籍,他們很多人已經通過N1,卻因為害怕講錯而不敢跟日本老師對話,導致聽不懂也不敢問,這種情形還蠻常見的。但其實說錯沒關係,像我自己在日本生活這麼久,也不覺得自己的日文講得多好,敬語對我來說還是很難。但後來我發現,能講、能溝通不就好了嗎?會說錯是正常的,畢竟我們不是從小在日本長大,只要能傳達自己的想法就好。」有鑒於此,高資婷後來反思,比起是否通過檢定考試,更重要的是要有勇氣開口說日文。

畢業後選擇繼續留在日本,一部分原因是老師希望高資婷能夠留下來教學。目前學校的工作算是兼職,高資婷一個禮拜會到學校一兩天,主要教授大一到大三的學生。一年級的課程是日本畫彩的基礎技法,二年級是人物畫,三年級則是風景畫。她進而補充,現在學校的方針有些調整,除了畫畫,也加入了就職的相關技能,「像現在一年級就要開始教如何製作作品集,需要運用Photoshop 或 Illustrator等技能,對許多學生來說是第一次接觸,剛好我以前學過設計,因此這部分並不陌生。」

而持有藝術簽證的高資婷,主業其實是藝術創作與畫作販售,她深刻感受到日本的創作環境與市場更為友善。「我畫的是日本畫,在台灣稱為膠彩畫,但其實在台灣知道的人並不多。」高資婷表示自己曾經參加過台北藝術博覽會,但銷售卻不如預期,她認為因為自己畫的是美人畫,台灣人比較少在家裡掛人物畫,而日本本身流行動漫文化,對於人物畫的接受度自然較高。除了市場反應,在日本也較容易取得顏料及材料,雖然台灣買得到,但都是從日本進口,價錢上自然有落差。高資婷也提到,自己更喜歡日本客人面對作品的態度,「日本客人不會在藝術家面前批評畫作,但在台灣,可能客人不知道我就是畫家本人,會直接批評或表達不喜歡之類的。當然我知道藝術的東西本來就見仁見智,但是我不喜歡這種感覺,相較之下日本客人不會當面評論。」

創作融合妖怪與美人畫
用畫筆詮釋個人觀點

原本就對浮世繪及版畫抱有濃厚興趣,高資婷表示因為喜歡日本幕末至明治時期的畫家河鍋曉齋,便將其擅長描繪的骷髏頭、小妖怪等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之中。「我覺得現實生活中並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美的,以前的美人畫就過於理想化。也因此,我喜歡將日本的小妖怪與美人畫結合,透過畫面比喻這世界的『美』跟『醜』其實是並存的。」

除此之外,高資婷也會將台灣、中國的傳統故事及文化融入創作,作品題材涵蓋台灣的鬼月、冥婚、媽祖等,畫作中的女性則多數身穿中式旗袍。她進而補充,平時也經常造訪各類展覽,尤其偏好明治時期的古畫展。「我覺得看展覽是很重要的事情,藝術這種東西其實很難完全獨創,創作的基礎多半來自對前人作品的理解與學習。對我來說,臨摹也是創作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回顧留學時期,也許是因為重心都投入在畫畫上,生活單純而充實,因此高資婷認為實際在日本沒有感受到太多的落差,遇到的日本人也普遍都很親切,這讓她很快就適應當地的生活節奏。不過,高資婷也同意日本人確實存在某種距離感,「我自己其實蠻喜歡這種距離,不會過分干涉彼此的生活,反而可以過得更自由一點。當然,也不是所有日本人都這樣,我一位很要好的日本朋友,跟她相處就不太會有距離,可能是她本身有過留學經驗,加上先生是墨西哥人,心態上就比較開放。只是說實話,在日本要交到聊得來的朋友並不容易,就連日本人之間也是如此,這與日本人的成長環境及個性有關,並不能單純視為冷淡。」而畢業後在學校工作,也讓高資婷慢慢體會到在日本社會中人際關係的重要性,尤其要懂得「做人」,像她表示自己喜歡送禮,會送茶葉給老師,也因此讓老師們留下不錯的印象。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平時見面時她都保持笑容及禮貌,即使有時候不小心對老師說了普通體,老師也不會介意,反而能理解她是外國人。

▲ 2024年於京都梅軒畫廊所舉辦的個展。(照片提供/高資婷)

留學經歷的每一步都很踏實
方能迎來今日的豐碩果實

高資婷說,自己一路走來算是幸運,遇到的都是好人,但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努力。她始終相信,凡事都要親身嘗試過,才知道行不行。「我是那種沒做過就不會輕易放棄的人。」而在日本已舉辦過無數次個展的她,無意間實現了小時候想當畫家的夢想,雖然那個夢想曾被漫畫家、設計取代過,但回過頭來才發現,自己的夢想竟然成真了,只是同時迎來現實的挑戰。為了在日本留下來,高資婷必須靠畫畫維持藝術簽證,畫作賣得好才能持續創作與生活。值得開心的是近年高資婷的作品銷售成績亮眼,甚至連續三年登上《Art Collectors ‘》雜誌的「完售作家」,但她坦言壓力也隨之而來,期許自己下一次也能保持相同的成績。她頗有感觸地說,「漸漸地,已經不像一開始想畫什麼就畫什麼,現在要學著在自我風格與商業之間取得平衡。更重要的是不能沉迷於一種畫風,要讓客人看到你的進步。」回首這一路走來並不容易,高資婷說她其實只是專注在當下該做的每一件事,幸好每一步都相當踏實,也意味著留學的每段經歷都很重要。

對於是否要長期待在日本,高資婷認為不需要一開始就想得太遠。「不一定非得留在日本很久,或覺得學完日文就必須留下來。」她強調,真正該優先考慮的是「把日文學好」這件事。她分享,當初就是抱持這樣的想法,才會刻意避免和講中文的朋友在一起,反而比較常和越南、泰國等外國朋友往來。「因為對方也在學習日文,因此在對話上不用擔心是不是講錯。」結束專門學校日本語課程之後,高資婷便專注於藝術專業,對於美術相關的日文詞彙也能熟練運用。但她也坦言,若是其他專業領域的日文她可能就不太理解。高資婷總結,「每個人都可以依自己的目標調整學習方向,重要的是一開始先把基語言礎打好,再隨著未來的發展投入專業。」

▲ 高資婷現以藝術創作為本業,持藝術簽證旅居日本。(照片提供/高資婷)

高資婷

學歷:
京都藝術大學(舊名:京都造形藝術大學) 博士課程 藝術專攻
京都藝術大學 修士課程 藝術專攻
文化大學 廣告學系

現任:
畫家
京都藝術大學 日本畫專攻講師

2025日本大學特輯

您可能也會喜歡

留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