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壯年前輩─Ray
年齡:59歲
就讀校:友語言學院 札幌校
就讀期間:2024年7月~9月
住宿型態:學校宿舍
選擇短期遊學的理由
我在大學時期選擇了日語作為第二外語,從那時開始接觸日語。畢業後一直沒有完全放棄日語,除了在工作上有機會到日本出差外,偶爾也會去旅遊,每次出發之前我都會再次複習,五十音也都還記得。後來有機會在日本工作一年多,公司請了翻譯在旁協助,某次翻譯給我一本全日文的專業書籍,我卻完全看不懂,那時的衝擊讓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學習日語,同時也想趁機一圓在國外念書的夢想。由於工作年資足夠也累積了一些假,於是跟公司協調之後請了三個月左右的假期,前往日本進行短期遊學。
赴日前的日語能力以及事前準備
剛開始不知道如何尋找語言學校,為此我詢問曾經在日本念過語言學校的同事,在同事的建議下選擇透過代辦協助。我一直都有在自學日語,也參加過一期的日語補習班,為了讓自己能夠更適應全日語授課,出發之前我查詢了在日生活所需的基本用詞,同時練習發音、聽力等。在確定可入學前,學校有特別跟我進行線上面談以確認程度。
遊學課程是否合乎當初期待
我原本希望能從最初級開始學習,但是在入學的分班考試中,我被分配到初級當中最高階的班級,這與預期有點落差。主要是覺得自己並沒有打好基礎,因此即使文法的部分沒有問題,聽力與口說卻明顯落後;要將自己想表達的內容轉換成日語並不容易,也因為單字量不足,基本上剛開始老師講的有95%我都聽不懂,前兩三個禮拜非常痛苦,後來才慢慢適應。還好老師會把作業範圍寫在白板上,不然我可能連當天的功課是什麼都聽不懂。課程中每天都會有作業及考試,也經常跟同學一起練習對話。除了每天將近四小時的課程,學校也有安排兩天一夜的小旅行。

遊學期間特別的經驗與挑戰
我們這個年紀的人所碰到的挑戰是老師與同學的年紀都比自己小,因此容易與大家產生距離感。雖然我在課後偶爾會跟同棟宿舍的留學生聚餐、聊天,但基本上假日比較少人約,如果自己沒有安排行程會蠻孤單的。由於累積不少在日本出差及旅遊的經驗,我對日本有一定的熟悉程度,遊學期間並無過多的衝擊,唯一較不適應的地方是宿舍坐落在生活機能比較不便的地區,距離學校也較遠。
關於在日住宿
最初代辦推薦了學生會館,但是我希望有單人房和獨立空間,最終選擇了學校宿舍。抵達後我花了不少時間進行清潔,而房間配有廚具、電磁爐和洗衣機等齊全的設施。友語言學院札幌校的宿舍分散在學校周圍,從我的宿舍步行到學校單趟大約15分鐘,最近的超市則需要40分鐘。為了方便外出,我在抵達日本的第三天就去買了二手腳踏車作為代步工具。
給予同樣身為青壯年族群的建議
心態上要調整及準備好。除了與班上同學有顯著的年齡差異外,其遊學目標、想法及觀念跟我們也不同,因此要有認知及覺悟可能很難跟同學們打成一片。孤單的情緒是一定會有的,所以我盡量自己主動,也認識了其他班級的台灣人朋友,對方會推薦當地好吃的餐廳,我們偶爾也會相約。在假日,大多是自己騎腳踏車出去晃晃,認識及探索這個全新的城市。所以,帶著一顆好奇、開放的心來遊學是相當重要也是必要的。
關於在日本的長期計畫
其實我一直有在日本工作的機會,像是曾到仙台出差查看一家公司的經營狀況,公司的社長還問我是否有意接班;雖然可以聘請翻譯,但我總覺得會有一層隔閡。日本的生活很舒服,但如果要工作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我的計劃是把日語學到一定程度就好。為此我持續進修日語,目前請台籍老師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之後會再找日籍老師練習聽力和會話。
跟著青壯年學習者一起來了解日本短期遊學課程
- 打破年齡框架 青壯年遊學日本 展開人生新篇章
- 青壯年遊學日本 前輩分享①Mark
- 青壯年遊學日本 前輩分享③Sasa Chen(文章刊出後開啟連結)
- 青壯年遊學日本 前輩分享④林明南(文章刊出後開啟連結)
- 青壯年遊學日本 前輩分享⑤張秀琍(文章刊出後開啟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