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企劃主題 > 交遊錄 > 【三浦直矢.沈以】文化差異是異國戀的日常體會 從中學習包容與了解

【三浦直矢.沈以】文化差異是異國戀的日常體會 從中學習包容與了解

by magazine yoyo

共同好友邀約的旅行讓三浦直矢與沈以認識了彼此,特別聊得來的兩人在這之後常常單獨相約,進而開始交往。儘管因為台日文化的差異而有過爭吵,但兩人也在相處過程中學會妥協、逐漸磨合;而在一同經歷的日常當中,亦感受到彼此的體貼與成長。

採訪.撰文/張莠蓁

五月天的歌曲成為接觸中文的契機

早在國中三年級,三浦直矢便隨著父母一起來台灣旅遊,由於全程跟團,他對於台灣的印象僅停留在故宮博物院與小籠湯包。真正接觸中文的契機則是在高三,那時的他偶然在華航的班機上聽到五月天的歌,於是回到日本後開始查詢他們的歌曲;想當然,沒學過中文的他完全看不懂歌詞,這也讓他感到不甘心。剛好升上大學時需選修第二外語,於是三浦直矢理所當然的選擇中文,並利用課餘時間與來自台灣、中國的朋友一起吃飯、逛街與聊天;透過這些日常互動,他的中文也越來越進步,因而在大學時期來到政治大學當交換學生。雖然適逢疫情,他卻直擊了台灣完善的健保制度與防疫觀念,因此興起研究台灣公衛防疫的歷史;於是他返回日本後開始著手準備研究所的入學考試,最後錄取了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共同好友邀約的旅行 牽起兩人之間的緣分

就讀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大三的沈以,則是因為興趣以及受到三浦直矢的影響,選擇日文作為輔系。兩人第一次見面是共同朋友邀約一起去墾丁玩,沈以回憶:「我們系上有幾個人跟阿直上過同一堂課,感情不錯,阿直也曾參加過我們系上的聚會,因此常常會聽到這個名字。在這次墾丁旅行看到他,有種久仰大名的感覺。」在墾丁的期間兩人特別聊得來,回到台北之後也常常聊天,進而單獨出去,在彼此都有好感的情況下,約莫一個多月後便開始交往。來自不同國家的兩人,無論是生活、想法都存有差異,像是沈以認為日本人較重視私人空間,在人與人的相處上過於禮貌;而三浦直矢則覺得大部分的台灣人不像日本人經常表達感謝,經過沈以的解釋才了解台灣人只是不會頻繁的掛在嘴邊。諸多不同讓兩人在交往的一開始經常爭吵,所幸彼此都願意溝通,也花了許多時間磨合。

待在台灣超過三年,三浦直矢坦言在台灣生活衝擊最大的是交通,「第一次搭上台北的公車,感覺像是地震般的搖晃!其次是有些家庭的浴室沒有乾濕分離,對我來說有點難以接受,因為日本都是乾濕分離的設計。而台灣的食物偏油膩也讓我的腸胃無法適應,還好隨著時間已經慢慢習慣。」提到在台灣最喜歡的城市,他顯然有些猶豫:「台灣有許多我喜歡的地方,因此很難選擇!如果是海邊的話,我很推薦宜蘭東澳粉鳥林漁港的海灘,海水是蒂芬妮藍的色澤,真的很漂亮。」

在台灣的每一天 都是美好回憶的累積

在這一年多的相處時間,兩人累積不少美好回憶,對三浦直矢而言,最有印象的是某次慶生:「我們一起去阿里山看日出,沈以當時在Instagram的限時動態中編輯了兩人從認識以來的照片回顧,這對我來說是很特別且難忘的生日禮物!」說起對彼此的想法,沈以認為三浦直矢很細心、做事很認真,流利的中文也是她很敬佩的一點。「有時候我講完一句話才意識到自己表達的句子很難,但是阿直卻都聽得懂,即使在一起這麼久我還是會為此感到驚訝。一個語言可以學習到這種程度非常了不起!」而三浦直矢則表示沈以對有興趣的事物會馬上行動,累了就休息,「我喜歡她這個樣子,覺得很可愛!在一起之後,她也越來越會做料理,這讓我覺得蠻感動的。」

交往背景包打聽

  • 開始往來契機:與共同朋友一起去墾丁
  • 兩人共有交集:共同朋友,以及都喜歡去咖啡廳
  • 平常見面頻率:幾乎每天
  • 溝通使用語言:中文

三浦直矢

  • 日本東京出身
  • 碩三生(政治大學)
  • 學中文經歷:七年

大學時期以交換學生身分短暫來到台灣學習,爾後選擇來台灣攻讀碩士,在三年多前進入政治大學就讀。自認不適合東京的生活節奏,因此打算畢業後留在台灣找工作。目前為止他經歷過不少打工,現在則是法律事務所的日文助理,希望在多方嘗試下找到自己未來的志向。

沈以

  • 台灣新店出身
  • 大三生(政治大學)
  • 學日文經歷:半年

喜歡學習語言,也時常參加語言交流的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衝擊,令她感到相當有趣。喜歡彈性、自由的工作環境,因此並不會考慮到日本就職,但她認為以旅遊來說,日本是很棒的地方!去年暑假在三浦直矢的帶領下旅居東京一個月,對這個城市也有更深一層了解。

2024日本暑期-KAI日本語學校 暑假課程

您可能也會喜歡

留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