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名稱:梅雨過後的流星
作品整體以「梅雨」、「流星」為二大創作概念。將梅雨拆解成多種元素,以雨傘、水滴、紫陽花為基底,以紫藍色調呈現一種從春季即將進入夏季,季節色調轉換的情境。在這樣梅雨意境中加入帶來希望的元素:流星、氣球、青鳥,闡述梅雨過後舒爽且雀躍的心境。
我本身極為喜歡雨天,像是台灣南部夏季的大雷雨、春夏季的梅雨,又或者多少伴著災難的颱風天。雨聲明明極為吵雜,卻有撫平心靈的神奇效果。但最為觸動自己的還是大雨過後,世界突然安靜的那個當下,彷彿擺脫大雨帶來的一切紛擾,自的結界中回歸我們原本生活的世界,是我得以在現實中想像的奇幻浪漫之一。
此作品為課堂指定自由創作之一。在製作的過程中,從發想、構圖、角色設計到繪製線稿其實都極為順利,但在後半進入上色階段時卻頻頻卡關,與指導老師來回討論並修正多次,最終約耗費25小時才完成這個作品。其中討論的核心是上色風格,現今市場中多以水彩風或遊戲CG風格為大宗,但考量未來求職類型及上色難易度,最終選擇動畫式上色。
因近年多以純線稿或陰影單色表現的動畫構圖創作為主,極少能畫到這種完成度的全彩作品,完成的當下有強大的成就感和些許的解放感呢。自己一直以來都在沒有太多色彩的舒適圈中,逃避著彩色的創作,偶爾適度的挑戰並強迫自己面對,雖然痛苦,但一次又一次練習嘗試後,於色彩的觀察及應用又更加純熟,力求後續新的全彩創作能達到新的高度。
自小以來,我對動畫充滿熱愛,但迫於現實中的各種因素,我只能默默地自學繪畫。對於製作動畫的夢想也只能深藏心底,未能全力以赴追尋。大學時,我選擇了一個相對容易就業的領域學習,並順利進入職場。然而,對動畫的熱情始終未曾減退,這也成為我重新追尋夢想的重要動力。於20歲中段時,我重新審視過往及未來,最終下定決心辭職,並得到了家庭的支持與鼓勵,開始重新追逐自己的夢想,踏上了這看似瘋狂卻充滿希望的人生旅程。
在規劃留學時有考慮過短大、藝術大學或直接就職等選擇。考量日文能力尚不純熟,以及文化隔閡等因素,最終選擇了專門學校就讀。希望在這3年求學期間,不只精進自己的技術能力,同時也強化日文能力及了解日本動畫職場文化等。學校方也會提供留學生多樣就業協助,以及安心的學習環境。
我理想中的未來藍圖,是成為一名能帶給他人感動的動畫作畫員,透過參與動畫製作在這世界留下一個小小的名字、屬於自己的印記。就像多年前動畫給予我的感動一樣,動畫對我來說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能將想像化為現實、創造一個全新世界的魔法。透過至今為止的努力與現階段的學習,我相信自己繪製的動畫或演出,能在未來成為推動他人跨越困難、持續前進的契機。

王教璇
- 學校/科系:
滋慶學園COM集團
OCA大阪設計&科技專門學校
創作者科 動畫專攻
- 國籍:台灣
- 入學時間:2023年4月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