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企劃主題 > 交遊錄 > 【南愛莉.袁皓屏】從交換學生開啟的緣分 透過語言交流與學習共同成長

【南愛莉.袁皓屏】從交換學生開啟的緣分 透過語言交流與學習共同成長

by magazine

交換學生的契機讓南愛莉與袁皓屏在日本相識,儘管兩人實際相處的時間僅有短短一年,卻透過語言的交流與學習拉近彼此的距離,進而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採訪.撰文/張莠蓁

2018年9月,當時就讀臺大日文系的袁皓屏,以交換學生的身分赴日本的大學學習,原本就希望能夠結交日本朋友的她,在外國學生的歡迎會中認識了學習中文近兩年的南愛莉。在得知袁皓屏來自台灣後,南愛莉開心地主動上前攀談,「我們大家都覺得皓屏很可愛,但發現她比較內向,我想如果由我主動一點應該可以變成好朋友,所以會一直找她聊天。」這個舉動讓袁皓屏很驚訝,她表示:「沒想到會遇到這麼熱情主動,又會講中文的日本人,這讓我感到很親切也很開心!」自此開始,兩人便會在假日相約出遊,南愛莉更是盡地主之誼帶領袁皓屏認識東京。

交換學生的緣分使然
兩人互相陪伴並見證成長

從高中開始學習日語,袁皓屏在大學選擇日文系進一步深入鑽研。在日本交換學生的那一年,除了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與當地日本人的交流更讓她學習到生活化的日常用語。袁皓屏坦言自己的個性較為內向,因此很感謝在交換學生期間南愛莉主動前來搭話。「在慢慢熟識之後,我發覺愛莉真的很厲害!像我自己如果沒有人督促可能不會這麼認真,但她不僅看偶像劇自學中文,也很積極尋找練習中文口說的機會,在交換學生的那一年,明顯感受到她的中文進步好多。」

袁皓屏參與了南愛莉學習中文的各個歷程,特別是南愛莉在學習上遇到瓶頸時,她不僅耐心陪伴練習,更嚴格糾正發音。即使回到台灣後,袁皓屏依然在線上陪伴南愛莉練習中文演講比賽的講稿,並在她申請臺灣大學研究所的過程中提供支持與協助。對此,南愛莉表示:「真的很感謝皓屏,學習中文的重要階段都有她的幫助。剛開始認識的時候我的中文發音還不夠好,到現在已經可以在臺大用中文上課,很開心她見證了我一路以來的進步。」

從旅客視角到實際生活
漸漸融入台灣的日常

學習中文至今已邁入第7年,南愛莉回憶起第一次接觸中文是高中時期,當時班上有來自台灣與中國的同學,在互動後發覺中文的發音很好聽,於是她開始自學,也在升上大學後選修中文作為第二外語。而選擇來台灣攻讀研究所,南愛莉笑說是因為喜歡台灣的藝人炎亞綸,進而希望親身體驗台灣的生活。「我原本在大三申請了政治大學的交換學生,無奈受到疫情影響而被迫取消,但我覺得畢業後馬上工作有點可惜,開始工作後要再留學也較為困難,因此決定嘗試申請台灣的研究所。」留學之前,南愛莉曾於大一的寒假與朋友來台灣旅行,當時候也深刻感受到滿滿的人情味。然而,當她實際在台灣生活,才驚覺自己已經不再是觀光客,必須面對許多現實中的挑戰。南愛莉分享,剛開始最不習慣的是搭公車需要舉手,以至於有好幾次錯過公車而來不及上課,幸好隨著時間推移已逐漸適應。

日語相當流利的袁皓屏雖然曾考慮過在日本就職,但深知日本職場的壓力不小,開銷也較大,與學生身分赴日有著相當大的差異。因此,她認為以旅客的身分不定期前往日本探訪朋友,遊玩幾天就足夠了。而現階段的南愛莉正專注於論文的撰寫,預計於明年七月自研究所畢業後返回日本就職,她也已經透過專為海外留學的日本人舉辦的就職活動找到工作。南愛莉表示,回日本最大的原因是不論身處何地,還是最想跟家人一起。

交往背景包打聽

  • 開始往來契機:在外國學生的歡迎會中認識。
  • 兩人共有交集:袁皓屏在日本交換學生時期,與南愛莉就讀同一所大學。
  • 平常見面頻率:兩人目前的生活都較為忙碌,因此比較少見面。
  • 溝通使用語言:日語為主

南愛莉

  • 日本東京出身
  • 碩士生(臺灣大學)
  • 學中文經歷:約七年

從一開始透過偶像劇自學中文,到升上大學之後選擇中文作為第二外語,最終為了體驗偶像的生活而來到台灣留學。目前的她正專注於論文的撰寫,並計畫明年研究所畢業之後返回日本就職。

袁皓屏

  • 台灣桃園出身
  • 上班族
  • 學日文經歷:約十年

喜歡日本,最初藉由觀看動漫、玩遊戲等方式接觸日語,正式的學習始於高中階段,大學則選擇就讀日文系,進一步讓語言的學習更為紮實。在日本交換學生時期結識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深刻體會到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樂趣。

如何規畫日本留學?如何選擇學校?留學預算怎麼抓?

您可能也會喜歡

留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