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專欄系列 > 部落客文摘 > 在日本花道裡,學會讓人生喘口氣

在日本花道裡,學會讓人生喘口氣

by magazine

疫情開始後,生活的步調突然變慢,大家多了很多和自己相處的時間。雖然外表看似悠閒,但人畢竟是群居動物,時間久了還是會覺得寂寞。那時我開始想找些事情,讓生活多一點不同的色彩。透過山本爺爺的介紹,我認識了松本老師,也開始每週一次的花道課。

松本老師從年輕時就是池坊流派的學生。日本的華道有很多流派,像草月流、小原流、古流等,各有風格。池坊特別強調順應花材的自然姿態,不去強求或改變,讓花材呈現最自然的樣貌。老師常說:「花本來長什麼樣,就讓它保持那個樣子。」在池坊裡,花與花之間會有適當的空間,也就是日文裡的「間(ま)」,讓整個作品像呼吸般自在,不會擠在一起,像回歸大自然的模樣。這份尊重花材、順應自然的精神,讓我一開始就很喜歡池坊。

每次課前,我會請老師幫我準備花材。花材有時是從花店買來的,有時我們會一起去山裡採季節的野花,或到庭院尋找適合的枝葉。慢慢地,我們越來越喜歡用生活中現有的植物來完成作品,這也叫「花をいける」,這個日文讓我覺得特別有意思──不只是把花插入花器,而是讓花在花器中繼續活著。

學插花的過程,也是練習觀察生活。每枝花材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直挺,有的彎曲,有的枝節多卻舒展。剛開始時,我總想整理花材,但老師提醒:「不需要改變它,妳要做的是找到它適合的位置。」

除了空間與姿態,老師還教我如何判斷花材的主次。在一組作品裡,通常會分成主枝(主)、副枝(副)和客枝(客)。主枝是整個插花的焦點,像是團隊的領導者,通常高大挺拔或最為鮮明;副枝則負責襯托主枝的美,柔和或延伸主枝的線條;客枝則像是點綴,增加層次感與趣味。組合這些不同角色的花材,就像生活中的人一樣——有人領路、有人陪伴、有人襯托,彼此各司其職,整體才會和諧平衡。

這句話我一直記在心裡,不只用在插花,也用在人生。很多時候我們想控制、安排,反而失去自然的流動。如果能看見彼此的特質,讓大家在合適的位置自在呼吸,才會更和諧。老師也教我們觀察枝條的線條、整體重心、花與花之間的留白。

原以為插花只是陶冶性情,後來發現它更是「看見」的練習。看見植物的姿態、看見自然的智慧,也看見自己內心的波動。疫情雖然讓世界安靜,卻也讓我在花道裡找到一份簡單的療癒感。

生活恢復忙碌時,我仍會拿剪刀插上一瓶花,提醒自己學會順著花材,也順著人生節奏,慢慢來,比較快。比如說,當我們很急著想考上一所學校,或是渴望找到理想工作,常會陷入「一定要馬上有結果」的焦慮。但很多事情急不來。現在回想,若當時能像插花一樣,找到適合的位置,留點空白喘息,心裡或許不會那麼難受。最後,我想花道教我的,不只是插花,而是在人生每階段,學習順應、觀察、等待適合的平衡點。

blogdigest-202308 范瑜軒

IG請搜尋:jp_yuken

YUKEN(ユケン)

201709 零基礎赴日就讀語言學校
201904 大學院研究生
202004 大學院正式院生
202204 東京在職中

原是因為地方創生,而展開了留日之旅。
對於地方鄉村有熱愛、有觀察。
對於大學院生活有血淚經驗、有早知道。
對於日本就職有大方向檢索方式、有經驗談回顧。
希望能透過文章把在日本的所見所聞和大家分享~

如何規畫日本留學?如何選擇學校?留學預算怎麼抓?

您可能也會喜歡

留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