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企劃主題 > 留日達人 > 【留日達人 : 李世暉】在日本領悟文化衝擊背後的價值歸國後盡心於台日各項交流與傳遞(下)

【留日達人 : 李世暉】
在日本領悟文化衝擊背後的價值
歸國後盡心於台日各項交流與傳遞(下)

by magazine
留日達人-李世暉-台灣日本研究院 理事長

「有兩句話必須傳遞給京都大學的學生:第一要自由思考的能力,第二要有獨立判斷的能力。思考模式不要受到任何限制,要跳脫框架;判斷時則不要受到太多資訊影響,也避免順應主流想法,要能夠獨立判斷。」老師在迎新酒會時的一席話讓李世暉銘記至今,當時的他雖感到衝擊,但放在現時卻是受用無窮。這讓專攻日本研究的李世暉能夠在大量資訊中判斷正確訊息,確實傳達給台灣人日本各項新知動態。

採訪‧撰文╱張莠蓁
攝影╱陳宗蔚

上文:【留日達人 : 李世暉】在日本領悟文化衝擊背後的價值歸國後盡心於台日各項交流與傳遞(上)

謹慎選擇指導教授 攸關日後研究與就職

前往日本留學之前李世暉便已爭取到了「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日本獎學金」,他在政治大學輔修日語系的課堂上得知了獎學金的訊息,於是牢記在心,並在之後利用當兵的空閒時間準備考試。在當時,申請日本的大學院要先取得教授的內諾書(即教授同意指導),然後再參加交流協會的考試,這兩件事基本上需要同步進行。但在二、三十年前網路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各家學校沒有網頁及老師的個人資訊,因此必須前往交流協會的圖書室翻閱學校年鑑,從中查詢各校研究科與老師的資料,找到適合的老師再寫信並附上完整資料郵寄過去日本,從寄信到收到回信可能就要一個月的時間。當時他只寄信給東京大學與京都大學的教授,在收到京都大學教授的回覆後便決定去向。

在教授的選擇上李世暉歸納出幾項重點:首先年紀很重要,如果選擇近幾年將要退休的教授,日後可能面臨到必須更換教授或研究方向的窘境;再來是選擇在研究領域較為活躍、有影響力的教授,無論日後想繼續鑽研或往企業發展,都相對具有優勢與幫助。

自大學院畢業後,李世暉曾考慮留在日本就職,教授也提供了大學教職缺資訊與管道,但最終他考量到本身是家中長子,理應背負家裡的責任;加上在日本生活五年,體認到日本雖然是個好玩的地方,治安也好,但是外國人在日本就職壓力不小,也可能面臨到玻璃天花板(指在公司、企業和機關、團體中對某些群體晉升到高級職位或決策層的潛在限制或障礙),於是選擇返回台灣。

留日達人-李世暉-與日本明治大學 伊藤剛教授進行學術交流
▲ 與日本明治大學 伊藤剛教授進行學術交流。(照片提供/李世暉)

融入當地才能體驗衝突 從衝突中培養應對能力

返台後李世暉回到母校政治大學任教,由於其專業為日本研究,只要是關於日本的消息,他自然成為各家媒體採訪、詢問意見的對象,這是因為在台灣做日本研究的人不多,在大環境的迫使下他必須全面性地了解日本。對此他有感,「在日本,每位老師只專精自己的研究領域,幾乎不碰觸專業之外的事情;但回到台灣卻不然,我為此需要涉獵更多日本的事務,甚至做某種程度的研究才能夠回應媒體,傳達給觀眾正確的資訊。」這是李世暉回到台灣面臨的一大挑戰,凸顯了在台灣「日本研究」的領域沒有專業分工,以及台灣與日本之間的不同。

李世暉在日本留學時便時常注意兩國不一樣的地方,這讓他習慣在遇到問題時使用反向思考判斷:「這對我的邏輯思考蠻有幫助的,當面臨文化衝擊時多數人會找出共通點以減少衝突,但我習慣從中找出衝擊點,唯有找到衝擊點才是進一步認識彼此的關鍵。」這些不同文化的衝擊與洗禮將會是一輩子的財產,也是李世暉五年留學經歷過後的深刻體認。也因此他鼓勵留學生不要只待在學校,要試著與當地的社會、生活密切接觸,體驗不同的文化衝擊,再從不同衝擊經驗中找尋背後的原因,訓練自己的思考與應對能力,這樣才算是完美、有價值的留學經驗。

留日達人-李世暉-2022 年台日科技對話:半導體科技的戰略合作與人才育成
▲ 由台灣日本研究院、台灣科技大工程學院、立法院亞東國會議員友好協會共同舉辦的「2022 年台日科技對話:半導體科技的戰略合作與人才育成」國際論壇。(照片提供/李世暉)

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李世暉認為日本是治安相對好的地方,距離台灣近、文化相似,交通也相當方便。他也補充,在未來的AI時代或許多少會削弱日語的競爭優勢,但到日本留學的目的不僅是學日語,而是趁此機會了解日本人的觀點,接著審視自我,最後歸納形成新的看法,這才是獲得競爭力的關鍵,也是他一直鼓勵學生出國留學的原因。

留日達人-李世暉-2022國際變局與未來台灣經濟展望
▲ 「2022國際變局與未來台灣經濟展望」座談會,不少學者專家針對台日經貿關係、兩岸關係以及台灣經濟來進行分析與探討。(照片提供/李世暉)

上文為──

【留日達人 : 李世暉】在日本領悟文化衝擊背後的價值歸國後盡心於台日各項交流與傳遞(上)

2025日本大學特輯

您可能也會喜歡

留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