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專欄系列 > 步小心專欄 > 從《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感受日本海內外的心態差異

從《我所看見的未來》預言,感受日本海內外的心態差異

by magazine

「你知道今年七月五日,日本被預言會有毀滅性的大地震發生嗎?」

「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有這件事耶!真的假的~有這麼誇張嗎?」 第一次得知這個訊息,是在今年農曆年後,我回台灣出差,與客戶聚餐時。雖然平時抱持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但現身處於地震大國日本,又從事旅遊相關行業,自然對這樣的話題有點敏感。只是沒想到這個預言,竟帶來超乎預期的影響力。

香港人深信風水,乾脆不來日本旅遊,大砍航班

和我差不多時間飛往香港出差的中國前輩,返回日本,也向公司報告了關於「七月五日大地震預言」一事,看主管和日本同事們,臉上表情都不以為意,似乎沒特別放在心上。

日子一天一天前進,來到賞櫻季,明明應該是一年一度的旅遊大旺季,旅行團的市場反應卻不如去年,出現大量取消。雖然團量減少的真正原因,是受機票與住宿費飆漲,與日本國內物價上揚影響,不過香港市場,卻開始出現消費者「避開日本旅遊」的傾向!

即便香港最大旅行社發出「若前往日本旅遊,不巧遇到地震,全額退費保證」,企圖喚回消費者信心,但三月緬甸大地震,連鄰近泰國也搖晃出現災情後,恐慌指數直線上升,香港市場幾乎陷入「全滅狀態」,航空公司也大砍班機。香港人不來日本旅遊,就像是為這地震預言開了第一槍,社內日本同事終於意識到這預言的存在與殺傷力。

少了台港深度遊旅客,日本二三線城市經濟首當其衝

根據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統計,2024年訪日外國觀光客人數為36,869,900 人,創下歷史新高。其中訪日前五大國家和區域分別為韓國(881萬)、中國(698萬)、台灣(604萬) 、香港(268萬)和泰國(114萬)。

以我的工作為例,台灣和香港兩大市場的戰略地位,對日本全國旅遊相關產業來說,極為重要。特別是台灣和香港有很多航班與二線、三線城市機場連接,旅遊商品深度化和多樣性,都超越韓國和中國,加上遊客們日本旅遊經驗豐富,也樂於往日本郊區探索,對日本地方經濟振興,有非常大的幫助。

以前我就曾被「八戶」出身的日本同事當面道謝過。「我老家多虧有非常多台灣觀光客來玩,才有辦法好好維生!」聽到他這麼說,讓我更深刻感受到觀光財對地方經濟帶來的影響力之深遠。

大地震預言未震已對日本觀光界帶來海嘯等級影響

當多數香港觀光客,因「大地震預言」避開日本旅遊,集體消失後,公司日本同事才開始對這件事有所認知。雖然預言出處,是來自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創作的日本漫畫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但問了飯店同事,他們幾乎都搖頭表示不知道;再加上缺少科學佐證,日本國內也沒有類似報導,日本人反應較為「無感」。而且比起不知道什麼時候來臨的大地震,日本人現在更在意的是,一包五公斤白米從去年兩千塊日幣,一口氣翻倍飆漲的快五千塊,這波貴翻天的米價究竟哪天才能恢復正常?!

與其訴諸恐懼不如把握當下

很多台灣朋友問我:「你在日本會不會害怕?七月要不要去哪裡避難?」我總是會笑著說:「相信命運會有最好的安排,順其自然吧!」

當你不知道是明天還是意外哪個會先到來時,與其為無法預知的未來感到焦慮不安,不如全心全意活在當下,把握每分每秒。有些一起工作的日本同事也說:「因為得知大地震預言的關係,我開始提醒自己珍惜現在」,我想《我所看見的未來》作者的用意, 也是在提醒大家提高防災意識同時,也努力活在當下。

步小心在東京歇腳

台北出身,2014年落腳東京,旅日11年的晨型人。

愛旅行,樂在開發秘境和冷門景點。喜歡用影像和文字紀錄工作與生活點滴,每天志在將日本最新動態,美景美食,以早安文形式,分享給廣大哈日族。更多精彩豐富內容都在IG,歡迎點閱追蹤:@wennieintokyo

2025日本大學特輯

您可能也會喜歡

留言 /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