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隨著北海道知床國家公園發生了棕熊攻擊登山客的事件,人類、動物、觀光業要如何共存,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去年冬天我在北海道參加了雪山健行活動,透過專業嚮導介紹,更深入了解當地自然,也對野生動物的處境有不少反思。本文將分享雪山健行的體驗,以及北海道棕熊問題的現況,有興趣了解的話快繼續往下看吧!
跟著專業嚮導踏上雪山健行,尋找小動物的足跡!
北海道最知名的星野度假村「TOMAMU」,不僅有滑雪場、全年開放的溫水游泳池與雲海平台等深受觀光客喜愛的設施,還提供如雪山健行、冰上垂釣等親近大自然的體驗活動。
這次趁著日本過年期間造訪TOMAMU,預約了「雪山健行&森林咖啡」(スノーシューハイキング&森カフェ)體驗。由於要走進地面鬆軟的雪山,為了避免陷進雪中寸步難行,需要穿著底部面積寬大的雪鞋。雖然是第一次穿著但很快就能上手,順利走進有坡度的雪地。雖說是「雪山健行」,但其實只是一座小山,沿路聽著解說漫步,大約一個小時就能抵達山頂了。
放眼望去盡是白雪、雜草與樹林,但在導遊的解說下才知道,雪上大小不一、延綿不斷的小坑洞,是各種小動物行經過的足跡。根據昨晚曾經下雪的情報判斷,小動物們應該經過不久。從雪中竄出的乾枯雜草,仔細一看也並不是因為枯萎而顯得破爛,而是有被鹿啃食過的痕跡;高掛在樹上的冰凍山葡萄,也是鹿和鳥類在寒冬中的珍貴食物。雖然健行時周遭十分靜謐,卻能從各種小細節,感受到動物們生活的痕跡。
最讓人驚訝的是,我們在一棵樹上發現了熊的爪痕,沿著樹幹一路延伸到頂端。嚮導說這應該是數十年前留下的痕跡,近年來這一帶已經沒有熊出沒。根據他的說法,北海道棕熊的數量大增,是因為當地生態系中最強大的肉食動物─狼已被人類捕獵絕種,使棕熊失去了天敵。如果人類開始過度捕獵棕熊的話,又會再次破壞生態平衡,可能會導致鹿群過度繁殖。
雖然無法確定嚮導的說法有多少真實性,但人類為了擴張生活空間,確實深深地影響了北海道以及各地的自然生態。近年更因為氣候變遷造成糧食短缺,飢餓的動物們進入人類的居住地尋覓食物,也間接導致悲劇發生。

在棕熊出沒的北海道,觀光客該注意什麼?
作為一個觀光客,我們或許很難為北海道的自然保育做出顯著的貢獻,但至少能夠在靠近棕熊等動物們生習的區域時遵守規定。如此一來,不僅能在認識自然的同時保護自身安全,也能避免棕熊因攻擊人類而需要被獵補。
舉例來說,配戴熊鈴以聲音提醒熊避開、攜帶防熊噴霧、距離棕熊至少50公尺以上距離,都是基本的注意事項。另外,有一項常被忽略的重點,就是避免在棕熊棲息地留下食物,甚至是餵食牠們。
在棕熊密度最高的知床半島,到處都能看到〈香腸熊的悲劇〉(ソーセージの悲しい最後)這篇警示文章。內容講述曾經有一隻生活在知床國立公園的熊,因為乘車遊覽的觀光客一時興起丟了香腸餵牠,讓牠不再害怕人類和車輛,甚至會將人類和食物聯想在一起。這隻被取名為「香腸」的熊,便開始闖入人類生活區找尋食物,無論怎麼驅趕都無效,最後慘遭獵殺。
今後前往知床半島時也不需要過度擔心,遵守相關規定不僅能保護自身安全,也能讓棕熊繼續對人類保持適度的警戒心。為了讓更多人能欣賞北海道壯麗的自然景觀,觀光客的自律與努力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IG請搜尋:mikan_jpdaily
MIKAN
台灣新竹人。2017年底來日,目前是在東京討生活的小小上班族。
生命中不能沒有咖啡店和旅行(但最近稍微變心愛上桑拿、滑雪和露營)
希望以在地人的角度,將日本的好吃好玩、生活雜談、新奇話題透過文章分享給大家:)